导语:2025年上半年,纯苯国内供需格局较2024年发生明显变化,进口量明显增加,终端需求乏力,市场供需结构转弱对价格形成利空拖累,叠加油价下滑,国内纯苯在经历1-2月小幅上涨行情后,开始进入长周期下跌阶段。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预测,2025年上半年,华东纯苯现货均价6710元/吨附近,同比下降22.51%,环比下降15.81%。
震荡小涨运行(1月初-2月中旬)
1月初至2月中旬,国内纯苯市场在利好因素支撑下震荡上涨。截至2月6日,华东纯苯主流参考重心7790元/吨,较年初累计涨515元/吨,涨幅7.08%。支撑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1、1月份部分到港外盘货源延期,华东主港提前去库。2、国际原油价格连续上涨,对纯苯市场形成利好推动;3、2月上旬临近春节,节前下游工厂备货需求增加,从需求面对市场形成提振;4、元旦以后,北方部分地炼工厂受盈利、原料等因素影响停工降负增多,供应减少对价格上涨也起到明显助推作用。
持续探底阶段(2月中旬-4月底)
2月中旬以后纯苯市场开始进入长周期下跌阶段。截至4月底,华东纯苯现货跌至5565元/吨,较2月高点累计下跌2225元/吨,跌幅28.56%。造成纯苯价格长周期明显下跌的利空因素主要包含:1、国际原油价格高位回落,成本面利空纯苯;2、终端需求恢复缓慢,部分制品库存增加对上游产品市场形成负反馈;3、进口量持续高位,国内供需格局压力明显;4、4月份以后对等关税政策对国内化工品市场形成利空冲击。
低位震荡 呈“M”型走势(5月上旬-6月下旬)
5月中旬以后,市场出现短暂快速反弹后再次走弱。5月中旬,中美关税谈判取得向好进展,油价领涨,国内化工品市场普遍迎来快速反弹行情。但持续利好支撑有限,加之目前国内终端需求偏弱格局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变,纯苯市场再次转弱运行。中旬以后,地缘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明显反弹,对国内苯链市场形成强支撑,纯苯市场跟随出现明显反弹行情;但伴随月下旬地缘因素退去,油价快速回落,纯苯自身基本面支撑不足,价格再次跟随下行。

2025年上半年,纯苯新投产装置相对有限,仅有裕龙石化、万华化学及埃克森美孚惠州三套装置,其中裕龙石化22万吨于2月份投产;万华化学18万吨,埃克森美孚20万吨装置于4月投产,5月份计入全国产能,累计增加64万吨至2511万吨。(因样本扩充,万通石化4万吨计入2025年纯苯全国产能)
一方面由于新增产能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炼厂检修多集中在4-5月份,以及因利润问题导致的山东地炼部分长期停车或长期降负荷,导致上半年国产供应量未有明显提升。据卓创资讯统计,2025年1-6月产量在1038.05万吨,同比去年1-6月1004.11万吨增加33.94万吨,增幅3.38%。

加氢苯方面,2025年上半年,加氢苯行业持续面临盈利压力,理论生产利润长期处于亏损,开工负荷偏低,行业开工负荷一度从70%的水平下降至50%-60%的水平; 1-6月产量206.38万吨,同比去年1-6月206.46万吨减少0.08万吨,降幅0.04%。

进口同比增幅62.60%
2025年,中国纯苯进口继续维持高位,亚美套利窗口迟迟未能开启,进口至中国纯苯货源明显增加。
2025年1-5月份,中国纯苯累计进口237.60万吨,同比增幅62.60%。进口来源国当中,位于第一位的韩国,累计进口126.84万吨,占总进口量的53.38%;进口第二位国家是文莱,累计进口24.48万吨,占总剪口比例10.30%;进口第三位国家是泰国,累计进口18.84万吨,占总进口量7.93%。从进口收发注册地来看,进口第一位国家是浙江省,累计进口90.33万吨,占总进口比例38.02%;第二位省份是上海市,进口累计60.12万吨,占总进口量25.30%;进口第三位省份是山东省,累计进口量36.61万吨,占总进口量15.41%。

需求同比增幅7.7%
2025年上半年,中国纯苯消费量稳步增长。根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1-6月,国内纯苯消费量约1551.98万吨,同比增幅7.7%。
1-6月,中国纯苯消费量及下游开工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一季度终端需求及出口订单尚可,市场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其中1月和3月纯苯月度消费量同比增幅均超过10%,下游综合开工接近8成附近。4月份以后,对等关税政策影响,部分终端领域消费受阻,下游消费量增幅开始放缓,尤其4月份,当月消费量月243.06万吨,环比3月降幅达到10.20%。5-6月份以后,纯苯价格下跌后低位运行,下游部分行业利润持续改善,部分国内终端需求恢复,叠加关税政策有所缓和,纯苯消费量略有修复。但由于国内纯苯供应仍相对稳定,需求恢复并未对市场价格产生利好提振。

下半年新装置预计陆续兑现,纯苯供应端存压力
表1 2025年下半年中国石油纯苯新建装置统计表 |
区域 | 企业名称 | 产能(万吨) | 工艺 | 投产时间 | 备注 |
华东 | 大榭石化 | 12 | 重整 | 2025年7月 | 民营私企 |
华中 | 岳阳石化 | 6 | 重整 | 2025年9月 | 中石化 |
华南 | 广西石化 | 18 | 炼化一体 | 2025年10月 | 中石油 |
华北 | 金诚石化 | 10 | 裂解 | 2025年 | 民营私企 |
华北 | 京博石化 | 4 | 裂解 | 2025年 | 民营私企 |
西北 | 塔河石化 | 15 | 裂解 | 2025年 | 中石油 |
华北 | 唐山迪牧 | 40 | 甲苯歧化 | 2025年Q4 | 民营私企 |
东北 | 吉林石化 | 20 | 裂解 | 2025年Q4 | 中石油 |
华南 | 巴斯夫(广东) | 15 | 裂解 | 2025年Q4 | 外资企业 |
2025年下半年合计140万吨 |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
进入2025年,中国纯苯产能增速较2021-2024年的高速扩张期有所放缓,但行业仍处于扩产周期,部分企业持续推进新建或扩建计划。截至2025年上半年,国内纯苯总产能已达2511万吨/年,较2024年底新增64万吨/年,主要来自部分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配套芳烃装置投产。
2025年下半年,国内仍有多套纯苯装置计划投产,但新增产能规模相对有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新增装置以乙烯裂解配套为主,但由于裂解工艺的纯苯收率较低(通常仅占乙烯裂解副产的3%-5%),因此单套装置产能普遍偏小。
独立芳烃装置投产减少:相较于前几年PX扩产带动的纯苯产能大幅增长,2025年新增芳烃联合装置较少,导致纯苯供应增速放缓。
区域分布仍以沿海为主: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依托大型炼化基地的配套优势。
存量国产装置方面,2025年上半年,国内纯苯行业延续季节性检修规律,炼厂集中检修期仍以4-5月为主,但由于上半年下游苯乙烯、酚酮等需求表现疲软,叠加歧化装置经济性偏差,部分炼厂选择延长检修周期或降低负荷运行,导致实际检修损失量高于年初预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过剩压力。
进入6月,随着检修装置陆续恢复生产,叠加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国内纯苯产量预计环比提升。尤其是华东、华南等主要产区供应恢复明显,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宽松格局。此外,由于进口货源维持高位,国内纯苯社会库存或呈现累积趋势,或对港口库存造成一定利空影响。
从全球情况来看,韩国纯苯装置在4-5月集中进入检修季,包括丽川石化的1号芳烃装置(产能约40万吨/年)、YNCC的纯苯生产线等主要工厂相继停车,导致短期供应收紧。但随着6月检修装置陆续恢复生产,韩国纯苯供应量明显回升,出口能力随之增强。
从进口方面来看,6-7月中国纯苯进口量或延续高位运行态势,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欧美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导致亚洲地区(韩国为主)的纯苯出口方向被迫转向中国;另一方面,国内下游苯乙烯等装置开工率维持较高水平,形成稳定的进口需求。此外,考虑到中东地区新增产能释放以及区域价差因素,预计中国纯苯进口量在三季度仍将保持居高不下的局面,这可能进一步加剧国内港口库存压力,并对华东等主港地区的现货价格形成一定压制。不过,需密切关注台风季节对东亚航运物流的潜在影响以及国内炼厂检修计划等变量因素。
终端需求不振制约下游开工,纯苯需求增速仍将受限
2025年下半年纯苯主力下游需求仍面临多重挑战:
苯乙烯行业,内需方面新增产能投放放缓,上半年仅有裕龙石化50万吨苯乙烯装置投产,另外终端3大S等需求受制于家电、建筑等领域的疲软表现,虽然国内有补贴政策,但对消费的提振有阶段性提振释放,且存在需求前置的影响。美国对全球商品加征关税后,对国内以出口为主的白色家电影响较大,市场心态略有受挫。
己内酰胺—PA6产业链,其终端以纺织服装为主,而纺织服装出口占比较大,进一步向上传导至己内酰胺,令其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承压,且行业利润低迷,开工负荷率较往年偏低。
酚酮产业链,环氧树脂等需求与房地产关联度高,而居民消费力下降后,以及新增人口不断减少后,房地产复苏力度仍待观察。
表2 2025年下半年纯苯下游计划投产 |
区域 | 企业名称 | 区域 | 产能(万吨) | 投产时间 | 备注 |
苯乙烯 | 吉林石化 | 东北 | 60 | 2025年10月 | 扩建 |
苯乙烯 | 广西石化 | 华南 | 60 | 2025年10月 | 新建 |
己内酰胺 | 阳煤太化新材料 | 华中 | 10 | 2025年8月 | 技改 |
己内酰胺 | 广西恒逸新材料 | 西南 | 60 | 2025年8-10月 | 新建 |
己内酰胺 | 沧州旭阳 | 华北 | 10 | 2025年三季度 | 新建 |
苯酚 | 中石化镇海炼化 | 华东 | 40 | 2025年6月中下 | 新建 |
苯酚 | 吉林石化 | 东北 | 22 | 2025年8月 | 新建 |
苯酚 | 淄博睿霖化工 | 华北 | 22 | 2025年Q4 | 新建 |
2025年下半年合计284万吨 |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
从上表中,2025年下半年仍然有多套下游装置计划投产。其中苯乙烯有吉林石化及广西石化各60万吨装置待投产,己内酰胺共计80万吨新装置,苯酚大约84万吨新装置。
但从2025年的整体情况来看,需要关注终端订单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纯苯下游的需求量,进而观察新装置能否按时投产,以及能否带动行业对纯苯需求量的提升。根据目前掌握数据来看,1-5月家电出口同比下降,对苯乙烯及下游的压力仍然存在。纺织品企业库存在经历了3-4个月的高位后,于6月份出现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己内酰胺链条的压力,但企业库存压力的释放,主要得益于己内酰胺行业低开工率带来的改善,并非由新订单所产生的利好带动。因此行业的压力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行情回暖的速度。
原油预期低位震荡,纯苯下半年或估值修复
展望2025年下半年,油市要关注关税风险、宏观降息、OPEC产量政策及旺季需求兑现几个重点方向。以美国经济“软着陆”、OPEC加速增产致原油供应过剩前景作为基准情景,同时金融与地缘超预期风险事件可控情况下,下半年国际油价或呈现“涨-跌”运行态势,3季度受旺季支撑或仍有回升预期,4季度或面临更大的累库压力,价格整体回落趋势不变。基于上述分析,预计2025年下半年国际原油月均价“涨-跌”,在宏观风险加剧与供需宽松格局下,油价整体承压、中枢下移趋势不变,但或受需求旺季支撑、关税缓和向好、降息预期提振,存在阶段性反弹行情。WTI主流区间在55-65美元/桶区间,布伦特油价则在WTI基础上加4美元/桶。
从纯苯供需结构来看,上半年在下游苯乙烯、酚酮等产品持续亏损的压力下,产业链竞争升级,部分下游装置在高成本、低利润、高库存的压力下被迫降负荷或者停车。负反馈形成凝力后,纯苯受到压力,价格跌至边际成本线,苯油比一度跌破90的支撑点。下半年,亚美套利窗口持续关闭,5-6月日韩检修装置回归,且歧化利润相对可观,企业生产积极性较高,进口量预计仍居高不下,伴随着下半年欧美需求修复,预计中国进口量出现小幅走低。加氢苯亏损压力缓解,行业开工负荷有走高预期。终端订单不足,仍在一定程度上施压现货价格。但随着以色列及伊朗的不断释放消息,油价不断突破前高,带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纯苯价格驱动因素转为油价及宏观,加之目前纯苯估值苯油比已经跌至近几年低位,在原油反弹的背景下,纯苯现货价格或跟随上移。
预计7-8月份价格大致在5900-6300元/吨,主要由于国内华东主港库存维持在中等水平,下游涨价去库后,压力小幅缓解。且油价走高,终端产品消化后,价格存触底反弹动力。进入9-10月份,金九银十的市场或存在一定补库需求,若终端订单有所修复,或进一步助推价格底部支撑走强,价格重心若得以原油配合或有望走高至6500-6700元/吨。
11-12月市场或再度回归理性,价格进入盘整时期,需重点关注终端产品出口情况以及天气因素带来的运输情况对市场的影响。预计11-12月价格或围绕在7000-7200元/吨。
表3 2025年下半年中国纯苯月度供需平衡表 单位:万吨 |
项目 | 2025年5月 | 2025年6月E | 2025年7月E | 2025年8月E | 2025年9月E | 2025年10月E | 2025年11月E | 2025年12月E |
期初库存 | 227.60 | 215.66 | 225.12 | 224.83 | 215.06 | 209.94 | 199.83 | 177.53 |
产量 | 207.16 | 214.68 | 222.34 | 221.41 | 224.34 | 222.99 | 217.61 | 236.34 |
进口量 | 40.56 | 52.00 | 53.00 | 48.00 | 46.00 | 49.00 | 44.00 | 42.00 |
总供应量 | 475.32 | 482.34 | 500.46 | 494.25 | 485.39 | 481.93 | 461.44 | 455.86 |
下游消耗量 | 259.66 | 257.23 | 275.62 | 279.19 | 275.45 | 282.10 | 283.92 | 286.76 |
出口量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总需求量 | 259.66 | 257.23 | 275.62 | 279.19 | 275.45 | 282.10 | 283.92 | 286.76 |
期末库存 | 215.66 | 225.12 | 224.83 | 215.06 | 209.94 | 199.83 | 177.53 | 169.11 |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
2025年下半年纯苯市场将呈现"供需再平衡,估值缓慢修复"的特征。虽然高供应格局难以根本改变,但随着下游集中负反馈的阶段过去,市场有望进入震荡上行通道,纯苯估值也有望从90附近上升至110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