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中东局势降温,原油价格连续下挫,三日累计跌幅超过14%,成本端对石油化工品市场形成明显拖累,短期内驱动65%的主要石油化工品下跌。后期国内化工产品价格将延续成本驱动的逻辑,供需宽松与宏观情绪压制下,石油化工品市场或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中东局势降温 欧美原油期货三天累计连跌超14%
继周末美国“午夜之锤”直接袭击中东某国核设施,引发其表态“美国必须为其行为付出代价”,后续中东某国称议会已经同意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等待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最终决议。市场预期地缘风险升温,23日开盘跳涨,但日内高开低走,国际油价持续下滑。日内地缘方面消息纷杂,美盘阶段地缘出现戏剧性反转,油价加速下跌,最终WTI单日跌幅超8%。24日特朗普表示伊以将“全面停火”,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行,WTI单日跌幅超过6%。原油价格接连下挫,三日累计跌幅超过14%。至此,油价累计涨幅全部回吐完毕,原油价格重回并且低于冲突发生之前的价位水平。
原油宽幅下跌拖累65%的主要石油化工品下跌
伊以冲突宣告结束,原油价格高位回落,成本端对石油化工品市场形成明显拖累,短期内驱动石化产品价格普遍跟跌,但不同产业链环节和产品的价格弹性、传导速度及最终跌幅将受供需基本面、库存水平、人民币汇率、国内政策及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
截至6月25日收盘,所跟踪的40个主要石油化工品中,仅有15%的产品较23日收盘价格上涨,涨幅前三的产品分别是环氧氯丙烷(1.57%)、环氧丙烷(1.32%)、丙烯酸(1.10%);8个产品持平,占比20%;65%的产品较23日收盘价格下跌,跌幅前三名的产品分别是甲苯(-6.16%)、纯苯(-5.90%)、MTBE(-5.46%)。究其原因,宏观消息面及原油成本面拖累国内石油化工品市场,叠加产品供需博弈态势,多数近油端炼油产品及芳烃链条产品跌幅明显。少数产品因短期供应紧张或原料成本相对坚挺,呈现上涨走势,但涨幅相对有限。
表6月25日部分主要石油化工品价格涨跌表

供需宽松与宏观情绪压制 化工市场或维持弱势震荡
伊以冲突结束后,国际油价宽幅下跌,直接引发国内石油化工产品价格联动调整。成本传导主导跌势,供需结构偏弱加剧价格下行压力。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等少数产品呈现上涨,但整体仍受原油宽幅下跌和市场悲观情绪压制。后期来看,基本面和宏观驱动将重新回归油市视野,三季度国际油价仍有支撑,均价区间或在60-65美元/桶。短期国内化工产品价格将延续成本驱动的逻辑,供需宽松与宏观情绪压制下,多数产品(尤其是原油关联度高的炼油、芳烃、烯烃链条)仍有下行空间,仅局部供需博弈产品存在阶段性波动,整体市场或维持弱势震荡格局。